芜湖机器人产业从50亿到500亿的裂变
2021年07月23日 晋江市机械设备网
芜湖机器人产业:从50亿到500亿的裂变
“到2020年,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突破300亿元、力争实现500亿元,实现减速机、驱动器、伺服电机三大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;产业规模位于自主品牌第一。”
这是芜湖市关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,也是芜湖人的承诺!
“2015年,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59.4亿元;落户基地的重点产业项目63个,总投资达100.2亿元。”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从50多亿到500亿,如何在短短的五年内实现裂变?对于芜湖市,尤其是机器人产业聚集地属地的鸠江区来说,目标的制定是“有理有据”的。
优产业:国际竞争力
当记忆的时钟拨回至2012年8月。
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出台《关于推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将通过补助、贴息、风险投资、担保费用补贴等方式,支持重点区域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技术研发产业化。
这无疑给原本具有良好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的芜湖,打了一针兴奋剂!很自然地,芜湖人将目光投向机器人产业。
2013年10月18日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,支持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展机器人产业,打造以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为主体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。
同年,芜湖在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3.53平方公里的芜湖机器人产业园。2013年12月,一期1012亩核心起步区启动建设,重点布局发展机器人整机、核心零部件、外围配套设备及工业自动化装备。
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步入“快车道”的同时,芜湖依托芜湖较好的汽车及零部件、家用电器、电子信息产业基础,重点引进华研机器人、斯玛特自动化等一批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,实现机器人整机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广的衔接,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。
“截至目前,全市落户机器人企业达63家,主要涉及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关键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等。”芜湖市政府副秘书长、机器人产业推进小组组长张东介绍。
基地已集聚了多自由度柔性关节、直角坐标等工业机器人企业;医疗康复、人性仿生、管道检测、反恐排爆等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企业;精密减速机、驱动控制器、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部件企业;以及针对搬运、装配、焊接、喷涂、打磨等领域的系统集成企业;并在汽车零部件、石化等行业建设智慧工厂,机器人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。
2015年,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59.4亿元;落户基地的重点产业项目63个,计划总投资达100.2亿元。